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布人:招生办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9日 阅读次数:2772教育体制体现着教育目标和发展需要,体现着教育与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关系,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一个教育资源匮乏、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教育穷国,发展成为一个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大国,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改革的历程波澜壮阔。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力源泉,而且始终决定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走向。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搭建了基本框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教育体制改革历程回顾
新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历程,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49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是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对旧体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吸收革命根据地教育经验和借鉴苏联模式,探索并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计划教育体制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是在改革开放潮流推动下,适应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阶段,这一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60年来,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不断的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建立了中央统一领导,地方管理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一是建立了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二是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二)建立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办学体制。民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作出大胆尝试。在这种体制下,教育不仅是国家的事业,而且成为全社会的事业;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适应了不断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而且为公办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参照。
(三)形成了政府履行财政责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政府财政优先保证的重点从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转移到农村教育、义务教育,从注重效率到保障公平,建立了政府教育投入增长机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学杂费、学校创收、社会捐资等渠道并存的投入体制。
(四)开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一是明确了高等学校的法人资格,高等学校逐步获得了一系列办学自主权,学校内部建立了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管理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组织;二是在中小学实行了校长负责制。
(五)建立和完善了教育制度体系。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学制体系,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教育评估制度、教育督导制度,改革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六)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基本上形成了由教育法律、教育法规、教育规章三个层次构成的教育法制体系框架。从1980年开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颁布及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7部教育法律,国务院制定了14项教育行政法规,教育部颁布了70余项部门规章,各省级政府也发布了数百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三、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建设的新阶段;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回顾总结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主要有:
(一)教育体制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带来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必然对教育内部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导致教育体制的变革。可以说,没有教育体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适应,教育就不可能大规模地吸纳社会资源,实现快速发展;也不可能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实现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需求整体设计教育体制改革的方略。
(二)教育体制必须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任务,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的思路和一系列举措,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新契机。然而,同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一样,教育体制也不能仅仅被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或者简单地以行政规则替代教育规律、以行政体制改革代替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行政体制应当适应教育等公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更多地承担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为教育体制改革创造更为广阔的制度空间。
(三)教育体制改革必须考虑社会结构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导致政府、公众与市场对教育的需求发生分化;而居民收入增长、城镇化、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就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刺激着公众的教育需求不断增长,公众接受良好的教育的愿望逐渐成为推动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事实证明,教育体制对公众教育需求具有引导作用。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公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行为提供了渠道,并且刺激了这种需求的强劲增长。因此,引导公众教育需求的发展是教育体制改革必须面对的任务之一;有效引导公众需求并扩大公众参与,才能真正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必须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根据国情进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而这些正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性力量。国外的经验,如果简单地进行移植,或者只是断章取义,那么很可能是无效甚至有害的。另一方面,被多方证明有效的成熟做法,也可能成为解决国内问题的有效工具。因此,必须在开阔的视野之下,从我国国情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大胆实践和自主创新。
总之,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的原因,在于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行理论创新;在于坚持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于灵活借鉴国外教育体制和制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总结基层和学校进行试点的成功经验;在于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在于联结最广泛的利益、达成普遍的共识。在改革进程中,我们既大胆改革,又采取渐进方式,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进行自主创新,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逐步构建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体制奠定了基础。
——来源:中国教育报